中國目前從事碳纖維的主要企業-截止2007年
超高強纖維的研發及其生產對于合成纖維工業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迄今為止,超高強纖維的研制及其生產仍被美國、日本、荷蘭、俄羅斯幾個工業發達國家所壟斷。我國碳纖維現階段絕大部分依賴進口。2004年全國碳纖維用量為4000噸,2005年用量在5000噸,年增長率在20%以上,到2009年將達到7500噸/年,而國內現有生產設計能力為90噸/年,且由于國內原絲質量、生產技術及設備等原因,實際年產量僅為40多噸,無論是質量和規模與國外相比差距都很大。華皖碳纖維、大連興科碳纖維有限公司、少數科研院所及山東光威集團都力爭在碳纖維生產方面獲得突破。但生產碳纖維的高質量的原絲一直是制約碳纖維發展的一個瓶頸。超高強纖維的生產技術亦是化學纖維生產技術中難度最高的技術,超高強纖維的生產直接關系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國防工業的現代化。所以,能否進行技術創新,打破壟斷,建立我國超高強纖維工業是我們由化纖生產大國轉變成化纖生產強國的重要標志,也是時代賦予我們化纖研發科技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世界主要高性能纖維在今后五年內將保持良好的大發展勢頭,目前對我國影響最大的是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現正處于嚴重短缺的狀態,影響了許多行業的發展。因此山西恒天紡織新纖維科技有限公司在榆次腈綸生產線的基礎上,經過自主開發創新,成功地生產出了高質量的PAN基碳纖維原絲,為我國“十一五”期間即將大規模產業化的碳纖維生產實現跨越式發展邁出可喜的步伐。目前該公司與大連興科碳纖維有限公司合作,碳化后性能優良,得到用戶認可,進入批量應用階段。
表1 我國目前從事碳纖維主業發展的主要企業
公司名稱
|
碳纖維原絲(噸)
|
碳纖維(噸)
|
預浸布(萬平方米)
|
最終消費品
|
華皖碳纖維
|
600
|
200
|
未投產
|
|
山西恒天紡織新纖維科技有限公司
|
200
|
|||
大連興科碳纖維有限公司
|
100
|
|||
嘉興中寶碳纖維
|
300
|
|||
吉林東方神舟碳纖維
|
10
|
|||
吉林石化公司
|
20
|
|||
山東光威集團
|
15
|
40
|
不祥
|
GOLF球棒、釣魚桿等
|
廈門揚大碳纖維有限公司
|
不祥
|
GOLF球棒、釣魚桿等
|
||
山西煤化所
|
20
|
10
|
||
北京化工研究院
|
10
|
|||
其它
|
40
|
20
|
||
合計
|
875
|
410
|
約1200
|
碳纖維,顧名思義,纖維中碳的成份占有90%以上。從分子組成來看,是屬于無機纖維。但目前主要通過有機高分子纖維后處理來獲得驅逐,后處理過程主要是要驅逐非碳元素,使之形成高度結晶的石墨結構。對于高強度碳纖維T800H、T1000抗張強度達到6~7GPa,模量達到294GPa更是如此。有關聚丙烯睛原絲預氧化、碳化的過程比較復雜,研究的文獻很多。但高性能碳纖維與原絲性能的關系文獻中很少涉及,更沒有高性能原絲買賣發生。但幾乎達成一致的共識是:生產高性能碳纖維必須要有高性能原絲。
具體來說,原絲必須:
1. 共聚單體必須有利于預氧化過程的環化,即環化速度要快,而放熱要少;
2. 要有利于氧化作用深入到PAN纖維內部;
3. 由碳纖維的結構推測原絲中的缺陷要少。
由此,我們可以認為,PAN基原絲應該是:
1. 具有超高分子量,以減少大分子末端造成缺陷;
2. 單絲直徑要小,既有利于氧分子深入,又有利于非碳元素的驅逐;
3. 纖維必須有高的強度,即從結構上說:要有高的取向度,有利于碳纖維結晶向規整性方向靠攏;
4. 要有合適的共聚單體,有利于環化的發生。
綜上所述,可以認為進行超高分子量聚合體的制備及其干-濕法細旦高強PAN基原絲的紡絲成形研究是當務之急,問題的關鍵所在。
表2 碳纖維原絲實測指標對比
三菱
|
旭化成
|
恒天
|
|
工藝方法
|
二甲基乙酰胺兩步法
|
硝酸兩步法
|
亞砜一步法
|
線密度dtex
|
1.18
|
1.34
|
1.20
|
強度CN/dtex
|
5.59
|
4.5
|
4.6
|
強力CV值%
|
12
|
12
|
15
|
伸長%
|
11
|
13.6
|
14
|
伸長CV%
|
9
|
9.1
|
10
|
每米重mg/m
|
1398
|
1606
|
1410
|
沸水收縮%
|
4
|
4
|
4
|
回潮%
|
0.95
|
0.99
|
0.98
|
含油率%
|
0.56
|
0.57
|
0.75
|
噸凈利25 萬元——碳纖維盈利分析
碳纖維的生產工藝短、成本構成比較簡單,根據我們的實地調研、碳纖維相關行業資料及工藝參數, 我們可以大體測算出碳纖維原絲、碳纖維的生產成本,詳見圖。

根據目前丙烯腈1.3萬元/噸的銷售價格,我們可以大體測算出碳纖維原絲及碳纖維的生產成本,碳纖維原絲及碳纖維的生產成本分別為4.4萬元/噸、18萬元/噸。
目前軍工級碳纖維(3-6K)的售價為200萬元/噸(這一點可以從吉林東方神舟碳纖維(*ST吉碳(000928)持股100%)年產10噸碳纖維,05年實現銷售收入2295萬元進一步得到驗證),民用碳纖維(12K)的售價為55萬元/噸,而碳纖維的生產成本為18萬元/噸,如以民用碳纖維為例,其毛利為37萬元/噸,即便加上3萬噸的營業費用和33%的所得稅率,民用碳纖維的凈利潤也用25萬元/噸,如果考慮軍品售價200萬元/噸和33%的所得稅減免,則其噸碳纖維的凈利將會達到170萬元/噸。
由于巨額利潤的驅使,將會導至碳纖維的快速增長。因此,質量是關健,投資須慎重。